17792269933 18802936723
一是市场适应性: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地组织生产,主动地适应市场,属于市场需求导向。从适应自身向适应市场转变;从适应小市场向适应大市场转变;从适应单一市场需求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。
二是功能多样性:在传统种植、养殖的基础上,使农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。从解决温饱、实现小康向帮助农民更加富裕转变;从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向同时提供精神产品转变;从传统的一产向同时兼融一二三产转变。
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: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和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。生产空间从绝对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;经营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;工作目标从单纯的发展生产向同时保护生态转变。
四是靠高科技投入: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、耕作技术、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。
五是综合能力增强:生态保护农业、精准农业、休闲观光农业、循环农业、服务型农业、都市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式。
农业发展与人口增加的矛盾:随着全球沙漠化、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,可耕土地越来越少,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,提高复种指数(重茬耕作、连作)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。其他办法如:盐碱地开发利用、海水淡化、海水种植(混入淡水)、旱作农业(沙漠化治理)。开发新的作物种类,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。
人口持续增长,耕地保持不变。预计2040年,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;预计2050年,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。
传统农业发展遇到瓶颈:连作重茬有利于病虫害种群数量积累,易诱发土传性病害发生。世界头号土壤熏蒸剂“溴甲烷(甲基溴)”全面退出市场;石灰氮、棉隆、氯化苦等土壤熏蒸剂都还很难与溴甲烷相媲美。
|